
作为庆祝人民空军成立 76 周年节目的一部分互利配资,总台的《正午国防军事》和《军事报道》均在 10 日报道了南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旅"霹雳大队"苏 -30 和歼 -16 下半夜至拂晓飞行训练的场景。

几年下来,一车供两机已经成为基操
由于报道中的训练科目以空战为主,因此画面中,苏 -30 挂载的主要弹药是 R-77 和 R-73 空空导弹的训练弹,不过因为提到了模拟压制"敌"防空火力的部分,因此也有苏 -30 挂载了 Kh-31P 反辐射导弹的训练弹(导引头与实弹一致,可在感知"敌"雷达信号后,模拟完成火控数据装订等发射前流程)。

近景里是 R-77(РВВ - АЭ)空空导弹的国产训练弹,可见使用了麦克纳姆轮托弹车

可见右翼内侧挂点挂载一枚 Kh-31P(其实也有可能是鹰击 -91)训练弹互利配资
随着苏 -30 让出主力地位,一个明显的特点是,之前精心保养 20 年、几乎看不出岁月变迁的机体表面,逐渐显露出和东部战区空军某部的苏 -27/ 歼 -11 类似的"渗线"痕迹,让人感慨它们确实到了"发挥余热"的年龄段了。不过从近期的各类报道来看,苏 -30 还是经常与歼 -16 出现在南海战巡的任务中。


搞单机真的很烦,谁搞谁知道
虽然换装时间也不算短了,但此次报道中留给"霹雳大队"歼 -16 的戏份仍然颇为吝啬,主要体现在总台主持人目力对比"太行"开加力时橙黄色尾焰、与苏 -30 的 AL-31F 开加力时蓝白色尾焰这一块。遥想小 20 年前大家在军坛上对着 480p "标清"画面分析某台发动机到底是不是"太行"时,尾焰颜色就算是一个重要依据——印象深刻的是,当时还有人想起了"焰色反应"。


机务同志的这段画外音很有意思,并不久远的大托铺时代,确实见证过一些大场面
当然了,《正午国防军事》节目里的官方整活还是很有意思的,直接对比了苏 -30 和歼 -16 滑回停机位时的姿态。在这个"证件照"角度,又是夜间,不算涂装本身的话,区分苏 -30 和歼 -16 最便捷的特征就是一个翼尖挂电子战吊舱,一个翼尖挂霹雳 -10 的发射滑轨。不过在笔者看来,官方对比画面中最有趣的还是看似大差不差的"居住条件":苏 -30 仍然"栖息"在结构相对简单的联排拱形机棚里,而歼 -16 显然停在带有混凝土大门的机堡里。


既见新人笑,也闻旧人……苏 -30MKK:没哭没哭,和老家那些兄弟比,我挺好的,真挺好
在空军节前的几档节目里,苏 -30 的出镜率的确颇高,对于这款劳苦功高、一度还被视为"撒手锏"、却从未有缘受阅的"老旧机型"来说,报道待遇越来越有几年前"七爷"和"八爷"的架势,客观上也说明属于它的时代即将过去。也许不用几年,就会有那么一两架身上写满故事的苏 -30,成为类似长春那架苏 -27UBK 的"打卡地"——涂装就别折腾了。

应该是黄岩岛战巡素材,相比防空识别区任务时经常只挂一中一近,串挂二中算是加量了

护航 2 架均挂载 4 枚鹰击 -12 的轰 -6K/J 巡航黄岩岛
老家伙们看一眼少一眼了互利配资,几个新画面还是不错滴
永信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